上杉謙信
上杉谦信, Kenshin Uesugi
生日:1530-02-18
年齡:
性別:男
身高: cm
上杉謙信(1530年2月18日-1578年4月19日)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,後世譽為越後之虎、越後之龍、戰國軍神。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,幼名虎千代,元服名景虎。獲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收養、賜偏諱後,改名上杉政虎。後獲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偏諱,又稱上杉輝虎。篤信佛教,法名謙信,號宗心,齋號不識庵。官位為「從五位下彈正少弼」,明治天皇追贈從二位。 1548年逼迫兄長晴景讓位,自立為家督。任內壓制越後國的頻繁內亂。為穩固統治,一面治理內政恢復經濟,一面屢次出兵擴大勢力。 天文二十二年(1553年)到永祿七年(1564年)與武田氏反覆爭奪信濃,尤其多次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交戰最為著名,廣為後世描述。武田信玄屢次挑動越後國內及周邊勢力,化解景虎的軍事勝利。 永祿元年(1558年)前後收容上杉憲政,與北條氏反覆爭奪關東。永祿四年(1561年)在鎌倉鶴岡八幡宮就任關東管領,正式改名上杉政虎,強化恢復關東秩序的合法性。但此後北條氏逐漸占上風,出現兩個關東管領並存局面。 永祿三年出兵西征,永祿五年攻降神保長職並置於日宮城。 永祿七年(1564)曾挑戰謙信權威的長尾政景「意外」死亡,謙信收養其子喜平次(上杉景勝)。 永祿十二年(1569年)與北條氏議和,收養北條三郎(上杉景虎),結成越相同盟。但同盟不久名存實亡。 永祿十二年擊敗椎名康胤。 元龜三年在富山城大戰越中·加賀一向一揆·椎名康胤聯軍。 天正二年響應足利義昭,與織田信長敵對,從越後經北陸路西進越中。 天正三年攻下越中。 天正五年攻下能登,兵進北加賀,被織田氏阻擋。北條氏也繼續侵攻上杉方。 天正六年猝死,因其終生未婚,也未指定繼承人(景勝宣稱獲謙信臨終傳位,但真實性存疑),養子景勝、景虎爭位,史稱「御館之亂」。 自稱毘沙門天下凡,以此為旗號,作戰的戰兜為飯綱明神前立鐵錆地張兜。
顯示更多
上杉謙信(1530年2月18日-1578年4月19日)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,後世譽為越後之虎、越後之龍、戰國軍神。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,幼名虎千代,元服名景虎。獲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收養、賜偏諱後,改名上杉政虎。後獲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偏諱,又稱上杉輝虎。篤信佛教,法名謙信,號宗心,齋號不識庵。官位為「從五位下彈正少弼」,明治天皇追贈從二位。 1548年逼迫兄長晴景讓位,自立為家督。任內壓制越後國的頻繁內亂。為穩固統治,一面治理內政恢復經濟,一面屢次出兵擴大勢力。 天文二十二年(1553年)到永祿七年(1564年)與武田氏反覆爭奪信濃,尤其多次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交戰最為著名,廣為後世描述。武田信玄屢次挑動越後國內及周邊勢力,化解景虎的軍事勝利。 永祿元年(1558年)前後收容上杉憲政,與北條氏反覆爭奪關東。永祿四年(1561年)在鎌倉鶴岡八幡宮就任關東管領,正式改名上杉政虎,強化恢復關東秩序的合法性。但此後北條氏逐漸占上風,出現兩個關東管領並存局面。 永祿三年出兵西征,永祿五年攻降神保長職並置於日宮城。 永祿七年(1564)曾挑戰謙信權威的長尾政景「意外」死亡,謙信收養其子喜平次(上杉景勝)。 永祿十二年(1569年)與北條氏議和,收養北條三郎(上杉景虎),結成越相同盟。但同盟不久名存實亡。 永祿十二年擊敗椎名康胤。 元龜三年在富山城大戰越中·加賀一向一揆·椎名康胤聯軍。 天正二年響應足利義昭,與織田信長敵對,從越後經北陸路西進越中。 天正三年攻下越中。 天正五年攻下能登,兵進北加賀,被織田氏阻擋。北條氏也繼續侵攻上杉方。 天正六年猝死,因其終生未婚,也未指定繼承人(景勝宣稱獲謙信臨終傳位,但真實性存疑),養子景勝、景虎爭位,史稱「御館之亂」。 自稱毘沙門天下凡,以此為旗號,作戰的戰兜為飯綱明神前立鐵錆地張兜。
顯示更多